子宫癌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宫颈癌研究获重大突破浙大妇院获高校科技奖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在哪看比较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xcxbdf/

-02-:07

浙江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孙美燕记者李文芳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浙江大学医院院长吕卫国教授主持完成的“宫颈癌筛查新技术研发与防控体系的建立及应用”项目,荣获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宫颈癌是唯一可通过筛查而降低发生率和死亡率的恶性肿瘤。但在中国,每年新发和死亡病例均超过全球四分之一,宫颈癌仍然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广大妇女健康。

本次获奖项目“宫颈癌筛查新技术研发与防控体系的建立及应用”以全面提升我国宫颈癌防控水平、保障妇女健康为目标,以揭示HPV致癌关键机制为突破口,结合临床研究和筛查新技术研发,创建和优化适合国情的宫颈癌防治技术,历经十余年的研究,取得了多项原创性成果。

首先,项目团队自主研发了人乳头瘤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经临床验证显示与目前国外主流产品符合率高,且可检测出新HPV亚型,产品已在临床应用,建立了适合我国妇女筛查的高效新技术手段,首次确立优于宫颈细胞学检测的高危型HPV阳性妇女分流检测方法;

其次,揭示了中国女性人群HPV感染新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现中国女性HPV58、52感染率高于欧美地区,HPV52、58、56和16的持续感染率高于其他型别;首次发现了34个型内新变体,并确认亚洲人群的两种变体具有更高的致癌潜能,为HPV检测新技术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第三,构建了miRNA-HPV相关基因网络图,首次发现miR29//等多个miRNAs在HPV致癌过程中的作用并揭示其机制,为探寻宫颈癌精准筛查新的标记物夯实基础;

第四,建立了最佳稳转单克隆细胞株N-Caski,证明了慢病毒介导HPV16E6/E7共同启动子shRNA对宫颈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项目揭示了高危HPV致癌新机制,建立和研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医疗器械注册证2项),优化和完善了符合国情的现有宫颈癌筛查技术及模式,提高了我国宫颈癌前病变的防控水平,部分工作得到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ZurHausen教授的肯定。

项目迄今共发表论文80篇,其中SCI论文45篇,总影响因子达.。在成果推广应用方面,共举办全国性学习班12期,学员达余人次。

产品销售产值达4千余万元,研发的HPV检测产品应用于浙江、河南、山西、陕西及辽宁等地区的宫颈癌公益性筛查项目,惠及十余万妇女,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项目负责人吕卫国简介:

吕卫国,浙江大学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医学博士。浙江大学求是特聘医师和国家卫计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原浙江医科大学),主要从事妇科肿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年获浙江医科大学王季午临床医学教学奖,年获杭州市侨联石华玉优秀青年医生奖,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宫颈癌筛查与干预新技术及方案的研究”项目牵头人。

作为负责人获国家、省部级课题资助20余项,作为主要参与者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5项和国家发明专利2项;发表论文近篇,其中SCI收录期刊论文40余篇,包括《Oncogene》、《BrJCancer》和《SciReport》等权威期刊;是国家规划教材《妇产科学》(五年制第八版、第九版)编委。

迄今已培养博、硕士研究生10余名。兼任浙江大学妇产科计划生育研究所所长,浙江省重大疾病(子宫恶性肿瘤)诊治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女性生殖健康研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