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癌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女子确诊卵巢癌,切除子宫后崩溃想离婚谈谈 [复制链接]

1#

很多经历过癌症的人都说,癌症最可怕的不是你已经预知了死亡,而是每天看见自己大把大把掉头发时,看见自己日渐枯槁的面容时,看见自医院检查室时,深切感受到生命一点点逝去,那种漫长的无声才是最可怕的。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于很多女性肿瘤患者而言,这无疑是在一点点丢失生活中的自信。

患者一:张某,女,23岁,刚毕业不久,确诊乳腺癌后,第一时间来到门诊时,她歇斯底里“我还没结婚,切了乳房我要怎么活?”西医建议切除以降低复发转移率,但是又不能完全保证切除后不会再次复发。张女士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患者二:王某,女,45岁,孩子9岁,确诊淋巴瘤,经历了手术、放疗与化疗,由于化疗副反应,她的头发早已经掉光,只能看见头顶上零星的发丝,王某不敢面对这样的自己,更不知如何面对老公与孩子,郁郁寡欢。

患者三:赵某,女,33岁,新婚,确诊卵巢癌,为了救命,已经切除子宫以及卵巢大部附件,知道无法生育后痛苦不堪。术后疾病并没有得到控制,反而出现了转移。赵某不想耽误老公,一度想要离婚,好在丈夫并没有同意这一提议,仍然一心一意陪伴治疗。

以上这三个都是在临床中的真实故事,但是这无疑不在揭示一个问题:在肿瘤治疗后的心理建设问题。

无论是癌症患者本人还是家属,其实都承担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有些家属害怕患者生气或者劳累,不允许肝任何事,被小心翼翼的保护着,这样做其实并不太好。

允许患者有自己的情绪!

有些人认为癌症患者不该抑郁,不该发脾气,应该勇敢地与疾病斗争,这样才是求生最该有的状态。这话没错,但实际大多数在知道自己确诊,然后随着治疗,身体外形等发生变化后,第一时间表现的情绪是愤怒和抑郁,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去接受这个事实!在这段时间里,病人可能会砸东西、骂人、性格大变、自我放逐等。家属在这里时候,要理解患者的情绪是正常的,合理的。让其表达,并真诚陪伴!

患者极端情绪发作的时间通常在3个月到6个月之间!开始会呈现出焦虑、失眠、性情大变。之后,随着治疗的发展,慢慢的接受现实,并恢复理性思考,去理解疾病本质,主动参与疾病治疗之中。最后,在疾病稳定或维持状态下,患者会感恩生活的馈赠,认为自己获得了重生,对生活充满希望。

这是一个认知的过程,欲速则不达,不要刻意去打断,只需要让自己保持一个正能量的状态,这就是一场蜕变之旅。

上文中提到的三位患者,已经在临床中均有近3年的抗癌经历。虽然开端是不好的,但是随着自己、家人、医生等各方的共同努力,相信最终有个不错的生活周期和生活质量!

#癌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