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策略:成长蓝筹各有烦恼 未来逐步加仓淡化跟风炒作
首批基金一季报上周亮相,数据显示,基金公司投资策略出现巨大分歧,成长股与蓝筹股各有侧重,部分基金调仓明显。
部分基金投资风格转变
2014年一季度中小板、创业板走出过山车式行情,蓝筹股却在众多利好*策推动下表现良好。受此影响,基金操作也出现分歧,根据陆续披露的基金一季报及基金二季度投资策略,可以看出基金投资分歧正在加大,市场上成长股与蓝筹股的较量已经展开。
新华基金-星辉车模",这是基于基本面和性价比的选择,但投资效果颇佳。
风格转化存分歧
多只基金配置转向蓝筹股,最多的理由就是其估值低、分红高。成长股存在的泡沫化及流动性问题,也是基金公司的共识。
新华基金发布的二季度投资策略报告中表示,低估值蓝筹值得坚守,而高估值成长股存在泡沫破灭的风险。其分析称,当前蓝筹股的估值比以往更低、股价比以往更低,已经较为充分地反映了经济下滑的影响,当前很多蓝筹股的分红收益率超过了5%,会吸引大量理财资金的回流;而IPO重启很可能成为成长股泡沫破灭的导火索。
天弘基金认为, 成长股同期估值较去年提高很多,意味着获得超额的收益难度较高,而选择重点配置大盘蓝筹股,则意味着将获取市场平均收益。
景顺长城基金认为,未来3到6个月,小盘指数都面临下跌的风险,短期快跌之后或出现反弹,但是,逆市而为的反弹难度很高。
不过,也有基金公司认为,蓝筹股上涨存在持续性问题,成长股仍然是中长期的市场主旋律。
银河基金依然坚定看好代表经济转型的成长股。公司认为,在风险释放后,优质成长股在目前股价已有投资价值,未来将考虑逐步加仓,坚持优中选优,去伪存真,淡化跟风炒作,精选个股,发掘核心品种并坚定持有。
中邮战略新兴产业任泽松近期也曾公开表示,2014年成长股的投资机会在于精选个股。
不过,成长股和蓝筹股究竟谁能胜出,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景顺长城基金公司分析认为,二季度将进入刚性兑付产品偿付高峰期,随着信用风险的释放,根据历史经验,股票市场不可避免地将要为经济转型"献血",而3月份以来,在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体系的大背景下,国企改革、新的区域规划等制度红利不断出现,在优先股、沪港通等利好事件驱动下,作为A股市场中流砥柱的蓝筹股能否给投资者带来满意的表现,成长股能否顺利成长,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