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咪蒙谈到自己得了“非典型鳞状细胞,高级别鳞状上皮病变”,是宫颈癌的一种癌前病变。
宫颈癌是我国女性第二大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据统计,中国宫颈癌每年新发病例10万例,死亡3万例,居15-44岁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二位,死亡率第三位。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什么是宫颈癌前病变?
宫颈癌前病变主要是指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是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以往根据不典型细胞累及宫颈上皮的范围将宫颈病变主要分三个阶段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英文缩写为CIN)1级、CIN2级、CIN3级。在年的病理国际会议上,已经将这种分类改成低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和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二级分类,英文缩写为LSIL和HSIL,其中HSIL为宫颈癌的癌前病变
发现宫颈癌前病变怎么办?
上海交通大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邱丽华解释说:“宫颈癌癌前病变并不等于宫颈癌,宫颈癌从癌前病变发展到宫颈癌,一般需要5-15年的时间。即便发生了癌前病变,只要及早发现,及时干预,就可以避免宫颈癌的发生,不需要过度紧张。”
当宫颈病变为LSIL或者之前说的CIN1级,这些病变是可以不用处理的,定期随访就可以。但需注意的是,当出现HSIL或CIN2、3级,且伴有原位癌时,一般需要积极地手术处理。目前来说,绝大多数患者可达到临床治愈,阻断宫颈癌的发生,获得与正常人相同的寿命。
如何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目前,临床上已经达成共识,宫颈癌的发生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HPV)感染有着密切的关系。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病因。女性感染HPV之后,大部分人可以通过自身机体的免疫力自行消除。如果没有消除,8-24个月之后,将有可能进展为宫颈癌的癌前病变。
较为有效的预防宫颈癌的发生就是进行宫颈癌的定期筛查。主要方法是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检查和HPV检测。
建议21-65岁女性定期接受宫颈癌筛查。对于HIV感染者、免疫抑制状态者(如器官移植患者、肾衰透析治疗者、类风湿或其它疾病用细胞毒药物治疗者)、既往接受CIN、3或宫颈癌治疗者或宫内暴露于乙烯雌酚者,每年做一次TCT的检查和HPV的筛查。如果宫颈癌筛查TCT、HPV有异常,需要进一步通过阴道镜检查,可确定病变的范围及程度。
接种HPV疫苗就可以高枕无忧?
随着二价、四价、九价宫颈癌疫苗陆续上市,我国宫颈癌防治的“疫苗时代”已经到来。
疫苗并非一劳永逸,需要定期进行高危型HPV检测。邱丽华指出:注射疫苗确实是一道重要的防线,但并不能取代宫颈癌的早期筛查、百分之百预防宫颈癌。由于HPV病毒有很多不同的亚型,目前的疫苗尚不能预防所有HPV高危和低危型别,因此,有性生活的适龄女性,无论是否接种过疫苗都需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