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癌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清平乐剧中范仲淹欧阳修等宋代文豪齐 [复制链接]

1#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欧阳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曾经这些文人都生活在我们的课本之中,他们的代表著作是大家无比熟悉的“课后背诵全文”。如今一部电视剧《清平乐》演活了他们,让我们见到了历史上真正宋代文人的风骨。

《清平乐》是一部由王凯、江疏影主演的、以宋代历史为背景的大型古装电视连续剧。剧中王凯饰演的是宋仁宗赵祯。这位宋仁宗在位期间是宋代发展的*金时期,经济发达、文化鼎盛,人才辈出。我们所熟知的大词人柳永、范仲淹、晏殊、包拯、欧阳修、韩琦、苏洵(苏轼父亲)、王安石、司马光等人都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人物。剧中也向我们主要介绍了几位,比如晏殊、范仲淹、欧阳修等。

晏殊

由喻恩泰扮演的晏殊,是前几集中的一个重要角色,他是皇帝的老师,是当朝重要官员。但也许是因为不想掺和皇帝与太后之间的争斗,晏殊主动要求被贬。在被贬离京的前一夜,晏殊有感而发,唱了一段《浣溪沙·小阁重帘有燕过》。

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

曲阑干影入凉波。

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

酒醒人散得愁多。

其实相对这首词,很多人应该更熟悉他的另一首《浣溪沙》名作。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生于江西,与王安石是同乡。从小天资聪颖,7岁便能写文章,被人称为“神童”。14岁时参加殿试,当时是宋仁宗的父亲宋真宗主考。晏殊看自己的考题曾经做过,便主动要求换个新题目,皇帝一下子就被这个年轻人的真诚所打动,直接授予了他秘书省(类似于今天的国家图书馆)正事职务。

后来,晏殊屡次升官,身居要职。别人都在参加宴饮,喝酒唱歌的时候,他认真苦读。皇帝问他为何不去享乐,晏殊回答“因为没钱”。皇帝更觉得他清廉执*,后来干脆让他做了太子赵祯(也就是王凯饰演的宋仁宗)的老师。

剧中演到晏殊被贬的这段,其实算是他一生中为数不多失意的时候。后来没过几年,宋仁宗就又重新启用晏殊,位居宰相。

晏殊的一生相对于其他文人来说,已算是十分幸运,仕途坦荡、官运亨通。当时北宋几乎没有战乱,后来把他称为“太平宰相”。他唯贤是举,范仲淹、王安石等人都是他的学生。

范仲淹

提起范仲淹,几乎没人不知道他的作品《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写出了他的人生态度,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后世学子。

剧中,范仲淹出场的时候,一身平民装扮,书院的门卫看不起他,就连书院的学生也怼他说“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其实范仲淹这样勤俭朴素的生活作风,从他年轻时就有了。在他20左右时,他常常去附近的寺庙里苦读。每天只煮一锅粥,放凉后各分四块,早晚各取两块,就着咸菜末一起吃,坚持了3年。“断齑画粥”的典故就出自这里。

恶劣环境锻炼下的人总是意志很坚定,范仲淹不仅不在乎别人对他的评价,而且还下决心留下来当老师,要好好教导这群顽童。

这里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小地方,就是范仲淹小时候因为母亲改嫁改名为“朱说(yue)”,后来做官后才恢复了范姓,改名仲淹。

范仲淹深受宋仁宗的器重。但是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还是被贬了。范仲淹并不觉得失落,反而一心为民,带领数万民夫治理水患,对抗天灾,历尽千辛万苦筑起了一道防水大堤,保住了良田、盐场,是很多流离失所的百姓重返家乡。百姓都亲切的称这道堤坝为“范公堤”。

范仲淹的一生起起伏伏,52岁时,他终于迎来了一件改变他命运的大事。西夏李元昊出兵攻打宋朝,朝廷无可用之人,急忙召回了有勇有谋的范仲淹,调他去前线担任边防副帅,在他的领导下,最终迫使西夏议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就是这会写的。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白发征夫泪。

后来,范仲淹又主张庆历新*,在一众保守派的反对下,他又被贬了。

欧阳修

这位大词人的出场相对于前两位就更加有意思了。因为他出场就遭遇了“黑幕”。

欧阳修自小聪颖,17岁时,他去参加科举考试,接连两次落榜。第三次时,他连续三场考试中都得了第一名,这让他充满信心,觉得殿试时也一定能夺得状元,于是便做了一身状元服,准备到时候再穿。

但是没想到,殿试前一晚,欧阳修的同学王拱辰来家里做客,看见状元服一时新鲜,就试穿了一下,还兴奋的说“我穿状元袍子啦!”结果第二天考试,真是王拱辰中了状元。

其实欧阳修没中状元的真相是因为,当时的主考官晏殊看他的文章锋芒毕露,怕他骄傲自满,挫一挫他的锐气。

为官之后,欧阳修参与了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推行“庆历新*”,这成为他官场生涯的重要转折点,因为新*推行后来的失败,导致欧阳修后来一直难以获得重任,在他被贬滁州之时,他也写下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欧阳修的一生在官场上不顺心,但是文学造诣上少有人及,他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词文章被后世代代流传。

除了晏殊、范仲淹、欧阳修以外,剧中还提到了韩琦、司马光、王安石等名人。想更好的了解他们,除了看《清平乐》以外,还可以看一本书——《我们的宋词》。

这是一本专门画给孩子的绝美人间词话。书中选取了十八位宋代词人,他们或仕途顺利,或人生摇荡,还有几十首他们的代表作品,或婉约唯美,或豪放大气。本书通过全新的视角,带领孩子解读宋词,结合宋代历史大事件,引出词人在不同时期,经历了什么事,从而创作了哪些词,词风上又出现了哪些转变等等。帮助孩子在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提升文学与音乐修养。

为孩子选一本了解宋代、宋词的好书,就点这里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